药物别名:硝咪唑、硝噻达唑、硝噻唑咪酮、硝咪达唑、Nitrothiamidazol、Ambilhar
一级分类:
抗生素
二级分类:
抗寄生虫药
药物别名:
硝咪唑、硝噻达唑、硝噻唑咪酮、硝咪达唑、Nitrothiamidazol、Ambilhar
药理作用:
对埃及血吸虫病的疗效较对曼氏、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好。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虫体6-磷酸
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,增加虫体的糖原利用率使其糖原耗尽。它还可使血吸虫的生殖器退行性变。本品另有抑制细胞免疫作用和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。
药动学:
口服后吸收缓慢,分布广泛,迅速在肝内代谢,代谢产物随尿或胆汁排泄。
适应证:
本品于1963年用于临床,主要用于治疗
埃及血吸虫病,也可用于治疗
日本血吸虫病和曼氏血吸虫病,但不良反应较重,疗效较差。现已被吡喹酮代替。本品还可用于治疗龙线虫病(麦地那龙线虫病)和治疗阿米巴病。还可在器官移植后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免疫抑制剂使用。
禁忌证:
有精神病史、癫痫病和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。
注意事项:
6-磷酸
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者服用本品后易引起溶血性贫血。可引起过敏反应。在动物试验中发现有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。肝功能受损者慎用。服药期间,尿液可呈深棕色,无碍健康。
不良反应:
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头痛、头昏、失眠等。偶见心律失常、焦虑、幻觉等,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。
用法用量:
治疗埃及血吸虫病:每天25mg/kg,分2次服,连服7d;儿童剂量可达每天35mg/kg,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.5g。治疗阿米巴病:500mg/次,2~3次/d,7~10天为1个疗程。
药物相应作用:
不宜与异烟肼同用。